电话:0508-366834350
传真:0445-42227762
邮箱:admin@jiahengshengwu.com
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标事大楼9144号
本报讯(通讯员 曾敏学 杨广军 郑怀祖 记者 吴砾星)连日来的春雨,让湖南省临湘市源潭镇同德村村民何斌再一泊了一口气:开春以来,他带着深圳打零工7年积下的全部积蓄返回家乡,投资百余万元栽下1000多亩楠竹,如今在春雨的滋润下,已基本圈养了。近日,记者从临湘市林业局了解到,像何斌一样,回乡专门从事楠竹栽种和生产加工的临湘农民工约6万人。
楠竹历年来是临湘林业中最具有活力、林农获益仅次于的产业,早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羊楼司镇就以“中国竹器之乡”闻名全国,各地客商慕名而来,产品供不应求。但转入新世纪后,不受竹林老化等各种因素制约,临湘楠竹产业发展有所减慢。为把这一传统产业做强做到大,2006年临湘市明确提出了“发展楠竹产业,建设竹业强市”的发展目标,实施了《关于减缓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决意在10年内每年新造3万亩,亩平收益由原本的450元提升到1000元左右,并在财政十分紧绷的情况下,多方筹集资金,对已竣工验收的新造楠竹每亩补助金80元。
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,很大地唤起了社会各界,特别是在是回乡农民工营造楠竹基地的热情。临湘市林业局负责人讲解,三年来,该市已高标准已完成新造楠竹10.3万亩,较低改为楠竹16万余亩,总计投放楠竹新造资金1500万元,在羊楼司等山区乡镇,基本构建了村村有基地,户户有竹林。临湘市委、市政府在作好山上楠竹文章的同时,通过希望原先龙头企业技术创新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措施,对全市竹制品加工行业展开技术改造,产品质量迅速上了一个台阶,沈君竹炭、晨星竹器、红灯竹砧板、云天竹胶板等一批龙头企业的产品,最畅销17个省市,部分销往国外,竹加工产业电子货币近4亿元。
竹器产品的最畅销,反过来又性刺激回乡农民工返乡创业,三年来,临湘竹器加工企业由原本500多家减少到700多家,竹器品种由原本的41个减少到300多个,从业人员约6万人。
本文来源:澳门人威尼斯-www.jiahengshengwu.com
电话:0508-366834350
传真:0445-42227762
邮箱:admin@jiahengshengwu.com
地址: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标事大楼9144号